第(2/3)页 严青青闻言开口笑道:“村长叔您放心吧,这事我来想办法,不知咱们学堂里大概需要多少夫子?” 李开山想了想回道:“咱们现在有十间教舍,已经有不少人来询问我关于上学的事情了。 所以应该能收不少的学生,我想着怎么着也得聘请四五个夫子才行。” 严青青闻言摇摇头,四五个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按照李开山的意思只要找几个夫人教村里的孩子认识几个字就行。 但是严青青想的是对于普通孩子让他们识字,对于那些有天赋的孩子还是培养他们走仕途才行。 不管要招多少夫子,反正严青青已经应承下来了,李开山就放心了。 李开山走后袁慧娘才小声的开口问道:“娘,女孩子可不可以进学堂读书啊? 我想送锦绣也去学堂里读书,好歹认识一些字,以后学起别的来也能快一些。” 严青青闻言笑道:“这是自然了,娘出资建学堂就是为了有话语权。 当初我就想好了,无论男孩女孩只要他们家里愿意都可以去学堂里读书。 难得你能有这种觉悟。那些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纯属是放屁,不过是男人束缚女人思想的一种手段罢了。” 严青青很少说话这么粗俗,但是在袁慧娘听来却觉得是天籁之音。 严青青果然是天底下最好的婆婆,也是天底下最好的奶奶。 为了不耽误学堂的招生,李开山走后严青青就进了书房。 研好墨后提笔写道诚聘两个大字,然后另起一行写道:孩童乃是国之根本,栋梁之基业。今沧河村集资筹建学堂数十间,殷殷切切,然目不识丁者居多,故诚聘夫子数人,六艺皆可,待遇颇丰。月薪二两起,食宿全包。 想了想严青青在最下面又写道:秀才以上最佳,有品有德有经验者可放宽至童生。 最后又署名明昭令人静待佳音。 然后拿出自己的印鉴盖了上去。 写完之后严青青仔细看了看,还算满意。 然后把阿大找了过来吩咐道:“你去一趟县城,把这个招聘信息贴在城门口。 一会找如意拿一些银子请城门口的那些官差喝茶,让他们多帮忙宣传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