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村民们还是对这次秋收充满了希望,因为这是他们努力了一季的成果。 严青青也非常的重视,因为她家里种了两种特别的作物,地瓜和土豆。 这是关系到以后大燕朝的子民能不能吃饱的重要作物,不是严青青圣母,也不是严青青多有忧国忧民。 而且严青青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她既然生在了大燕国,不说大燕国国泰民安,但是至少大部分老百姓能吃饱饭才能安逸下来,她才能安心的赚钱。 要是生逢乱世,她挣再多的钱到时候也不一定有命花。 秋收时又是全家出动,包括最小的李向阳都跟着下地了。 这是严青青的意思,孩子已经快两个月了,也不能一直躲在屋里,再加上天气不不冷不热微风正好。让李向阳出来放放风也是挺好的。 小丫头现在醒着的时间越来越多,偶尔还会无意识的笑,很是惹人喜爱。 严青青蹲在了一棵地瓜苗前,小心翼翼的扒开了地上土壤,只两三下就露出了里面的地瓜块。 严青青看着这地瓜的个头还不小,心里暗自高兴。 一旁的李向平怕累着严青青,赶紧说道:“娘,让我来吧,我看这个头还挺大的。” 严青青摇摇头道:“不用,我就是想扒开一棵看看里面结了多少番薯,我已经让铁匠铺特制了工具一会正式刨的时候应该能省不少的力气。” 很快严青青就扒完了一棵地瓜秧的地瓜,严青青看着眼前的一堆地瓜一张老脸顿时笑开了花。 这一棵结的还真不少,有五六个地瓜呢,而且个头都还挺大的。严青青估计这一亩地产个三千斤地瓜是不成问题。 要知道这年头可不像现代那样各种化肥农药用着,亩产都很高。 古代的作物一般就是几百斤的产量,这地瓜能亩产三千斤那可谓史无前例的。 一旁的李向平也大约算出了一亩地的产量,激动的说道:“娘,这番薯居然产量如此之高,这要是家家户户都种那老百姓真不用再饿肚子了。” 严青青点点头回道:“大郎说的是,不过现在还不太适合公开,今年我先把这些地瓜留种,明年多种一些。 等真正能够证明地瓜高产后再上报给官府。” 虽说县太爷是个好官,但是严青青也不敢贸然行动,若是真得罪了某些人或者有些人为了贪这么大的功劳而对他们痛下杀手也不是不可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严青青还是懂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