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这是一篇正经的番外-《浴血国门之无名碑》


    第(1/3)页

    ...

    【注】:这是一篇不正经的番外。

    54年九月至55年十月,华夏志愿军先后三批次主动撤离半岛。

    58年,华夏志愿军全面撤离半岛。

    战友们...

    该回家了。

    遥遥天之涯,朵朵花绽放。

    我们的视线...

    回到五千年历史文明之地,华夏。

    华夏东北部。

    千疮百孔的华夏大地,还没有完全从十多年的战争中恢复出来。

    苍茫茫的夏末天空上,纯白的云飘来飘去,祥和安宁。

    只是在万里长空的时候。

    那白山黑水的一湾长河边,突然响起了阵阵欢闹的声音。

    叮叮咚咚的鸣鼓锣响,咿咿呀呀的腔调高高飘荡。

    原来,是有草台戏子正在表演节目。

    “甚可伤!”

    “多蒙施恩来相助!”

    “三杯雄黄入了肚!”

    “景阳冈上!”

    叮咚一声,那戏子着手云揖:

    “寻虎踪!”

    四周围着的华夏人民倏然拍手道喝:

    “好!”

    “好!”

    这戏里戏外唱得,便是那武松打虎!

    岁月的声音飘荡在这曾经也落满炮弹的淳朴乡野小镇,一言一喝尽数沧桑力量。

    在许多人拍手道喝时。

    两碗花生小菜被一位白白净净的女孩端上木桌。

    左右相坐,话语悠悠:

    “班主,你们这戏唱得好啊!”

    “你看,我们这小村,也没什么好招待你们。”

    “喝点小酒。”

    “谢谢,谢谢。”

    “班主,能不能再多唱几天?”

    “好好热闹热闹!”

    “让大伙啊,好好庆祝庆祝!”

    “我们啊,也精神精神!”

    “哈哈哈,成!”

    那班主端起小瓷碗抿了一口小酒,下意识望向那离开的女孩,便是伸出大拇指称赞:

    “老哥,您家这闺女,长得真俊呐!”

    班主很是好奇,探头问道:

    “许人家了没?”

    说到这里,老人脸上的笑容化为一缕唏嘘:

    “唉...”

    “说来话长...”

    “我这个丫头啊,命苦!”

    “她娘,在米国鬼子炸村那会,走了。”

    “她哥,抗美援朝!”

    “这去了,就没回来了...”

    “这丫头啊,现在就是我的命啊!”

    “这不,村里村外的,也时常有人来说媒...”

    “可我就是担心...”

    “她嫁过去,家里没个帮衬,在婆家受委屈...”

    老人感慨一分,一旁的女孩勤勤劳劳,忙忙碌碌。

    她的名字,叫做郑霜雪,是侦察兵郑锐的妹妹。

    或许已经有人忘了侦察兵郑锐,也或许有人已经忘了郑霜雪这个人。

    但是这些都没有关系。

    夏末阳光明媚灿烂。

    这世界的故事,总是斑斓。

    戏台班主听着老人的话,也是扬起笑容悠悠回道:

    “老哥。”

    “这事好办哪!”

    “我正好有个远房表侄子在部队当兵!”

    “他手下管着几百号人呐!”

    班主再次伸出大拇指,朝着老人用力示意:

    “跟你讲...”

    “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

    “戴着大红花回来的!”

    “老骄傲了!”

    老人一听这话,脸上笑容不住盈盈:

    “好!好!”

    班主却又话语一转,看着老人笑着解释道:

    “但就是上了战场,这脸上留了三道伤疤。”

    “老哥,是否介意?”

    老人听此,赶忙唏嘘感叹道:

    “哎!”

    “那都是小事!”

    “那些疤啊,才是荣耀啊!”

    “我老头子怎么可能会在意这事!”

    班主听着,再笑呵呵地伸出两个食指相碰比划,接话说道:

    “那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