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文登里的坦克战斗-《浴血国门之无名碑》


    第(2/3)页

    还是身上背负数多功勋荣耀的教官。

    这不。

    听说这般厉害的人物在教导队教导关于坦克的战术内容,不少感兴趣的指战员都来旁听一二。

    这就有了眼前的临时教室里人群泱泱一片的情况。

    随着同志们起立,阵阵掌声就响了起来。

    年代朴素,阵阵掌声,是在欢迎李长明为他们进行教导。

    李长明先是被众多人数吓了一跳,但也很快沉淀下来,伸手摆摆示意:

    “谢谢,谢谢。”

    “谢谢大家这么欢迎我。”

    “我们也不啰嗦,开始吧。”

    掌声渐渐平息。

    同志们均是拿着小小的笔记本,还有那一头黑一头红的铅笔,双目闪闪地看着李长明。

    李长明快步来到大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写上数个字:

    “文登里。”

    “今天,我们来讲讲坦克战斗实例。”

    “文登里的坦克战斗。”

    写下数个字后,他看着同志们悠悠说道:

    “文登里,是我军东线的门户阵地。”

    “这个文登里地区,又被称为文登川。”

    “这是一条宽几十米,长六百米不等的南北走向的山川。”

    “它的东面是加七峰。”

    “西面是鱼隐山。”

    “公路的左侧侧有642.0高地,右侧有635.8高地。”

    “中间,这条未杨公路直贯敌我纵深。”

    “这条公路,十分有利于米军机械化部队向前推进。”

    “这里,也是敌人装甲部队在东线战场向我们进攻的必经之路。”

    “当时,进攻文登里的,是米坦克72营和南朝军战车31大队等坦克100余辆。”

    “他们在飞机轰炸的掩护下,试图利用坦克直插我纵深。”

    “这就是敌人所叫嚣的‘坦克劈入战’。”

    李长明匆匆几笔,用粉笔在大黑板上就画出了一个简单的地形和当时的战情。

    他用手指点了点那两处高地,利落地说道:

    “这两处高地,是文登川的大门。”

    “但是敌人是100余辆坦克滚滚而来。”

    “所以重点是,如何加强反坦克力量。”

    他再次拿起粉笔,在那长长的未杨公路画出一道一道的火力布局:

    “整个文登川,七公里纵深,我们组织了三层火网。”

    “以76加农炮和山炮为第一线火力。”

    “以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为第二线火力。”

    【注:76加农炮,SU76自行火炮,也就是安装76毫米加农炮的轻型坦克。

    51年9月开始,志愿军装备了64辆四个装甲团的SU76自行火炮。】

    李长明顺着那条公路,继续画出蜘蛛网般的斑驳交错痕迹:

    “此外,我们还在公路两侧挖出交通壕。”

    “其中布局,三道宽三米深四米的反坦克壕。”

    “在反坦克壕之中,布设五个反坦克雷区。”

    李长明所说的交通壕,其实可以理解成‘小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