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这样的兵-《浴血国门之无名碑》


    第(1/3)页

    .

    隔天。

    阳光明媚之时。

    画面来到一处山村里。

    这是一处遭遇过轰炸的小山村。

    站在山村一角,还能看到倒塌的房屋,焦黑的木头,以及地面巨大的弹坑。

    小小山村里有许多忙碌的身影。

    那是北朝人民正在重建他们的家园。

    有抱着木头的老幼。

    有头顶瓷缸的妇女。

    还有风华正茂拎着竹篮的漂亮女孩。

    忙忙碌碌中,虽满地破败狼藉,但欣欣向荣,充满希望。

    其中一间倒塌的木屋外,李珍英的父亲也在搬着碎石砖头。

    只不过由于受了伤,他行动起来几分不便。

    放下手中的石块,老人长吁短叹。

    就在老人感叹的时候,一位矮胖的男子走了过来。

    他对着老人喊道:

    “舅舅,歇会儿了吧。”

    老人不甘示弱,挽着自己的袖口摇了摇头:

    “我都说了,这点活我自己能干,我自己照顾得了我自己。”

    说着说着,老人倒是埋怨说教起了那矮胖男子来:

    “一个年轻人嘛,不能成天守着我这个老头子呀。”

    老人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那忙前忙后的矮胖男子说道:

    “你不是说你战前,在公路上干过工作吗?”

    正在忙着抱木头的矮胖男子动作突然一停,笑着点头回道:

    “对,我之前在公路上干巡道员,维修工。”

    他搬着地上的木头,颇有自信地继续多了一嘴:

    “这公路上的事,咱倒是全明白。”

    由于现在米军的飞机不停轰炸公路,公路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公路车站里有仓库、有哨点、有营地、有掩蔽处。

    除了警卫队,工兵时刻要在公路上开工。

    公路开什么工?

    志愿军为了打造‘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那是敌人的飞机早上炸,中午就有工兵在抢修。

    中午炸,晚上就把路再重新修好。

    不仅如此,公路还要加宽、加固、增设迂回路线等等。

    这些工作,是处处都需要人手。

    道路工作可是一个热火朝天。

    说者似乎无意,但是老人热心肠了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