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风卷尘沙起,云化雪落地。 让我们将视线快速转向,来到那茫茫的盖马高原。 要看这盖马高原,首先要读懂它的大盘。 且看,半岛与华夏交接之地是什么? 是长白山脉。 长白山脉如果是“T”字头的那一横,那么剩下的一竖便是半岛的狼林山脉。 “T”字的左侧,是打了这么多章节的西线战场。 “T”字的右侧,便是东线战场。 同时,右侧也就是那盖马高原了。 了解了地形大盘,直接进入正题。 人北望,草青黄,雪飞扬。 此时的盖马高原,天地一片苍茫,大雪覆盖了一切。 号称‘半岛屋脊’的盖马高原迎来了五十年难得一遇的极寒。 极寒下的盖马高原有多冷? 最直观的感触,就是对比北极。 北极有多冷,此时盖马高原就有多冷。 这完全不是浮夸之言。 11月末。 站在零下40度的盖马高原,你会发现天地间飞满了闪耀的‘小星星’。 那些小星星,是风速高达18米/秒的寒风卷起的细碎冰晶。 无数的冰晶在阳光下四处飞舞闪耀,看上去美丽万分。 而这一份美丽意味着危险。 寒风冰晶能闪电般让人体感温度大幅下降。 身处在这极度恶寒的盖马高原,一不小心失了温,那就只有一个字: 死。 此地,此时。 深深的雪地,入眼一片苍茫。 数双干净的牛皮军靴踏步而过,于雪上踩出阵阵卡兹卡兹的声响。 白雪柔美,一踏深邃。 艰难步行后,几个脚步就慢慢停下。 只见几人穿着厚厚的暗绿色厚呢军服,戴着柔顺的羊毛防护寒帽,脚踏牛皮保暖长靴... 就这装备,不需要表明也应该知道,他们不是志愿军战士。 “嘶嘶嘶!” “哈哈..” 一位米国大兵被冷得搓着戴着羊绒手套的手,不停抽噎着鼻息。 他浑身颤抖,有些吃不消这天地极寒。 这位大兵的身侧,站着的是米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 且说米军背景。 米第十军总指挥迈克阿瑟在半岛战场下达的作战命令,是全线北推。 即便西线全面溃败,他依旧只有一个战术要求: “冲向鸭绿江。” 可是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为人谨慎,作战策略稳妥。 他选择了步步为营,谨慎为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