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潘金莲面带微笑道:“对,但是大人只说对了一半。” “一半?”蔡京神色一愣。 潘金莲开口解释道:“粮食产量的增加,除了种子的改善之外,还有技术进步的原因,先秦时期的中原所用的,大多都是青铜器为主,铜贵是钱啊,制作农具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这就导致,大秦虽然表面上坐拥那么多疆域,可是很多土地根本没有能力利用,实际能够耕种的土地数量有限。” “而到了汉朝铁器开始普及,原本北方很多没有利用起来的土地,纷纷被开发了出来,等于耕地直接翻了好几倍,自然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到了唐朝时期,中原北方的土地基本已经开发到了极限,开始逐渐尝试开发南方的土地。” “尤其是在经过安禄山叛乱,北方打成了一锅粥,整个中原的经济重心,开始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南方各地,如江南等地潜潜力也被逐渐开发了出来。” “土地的开发,农业器具的改进,再配合产量更高的占城稻,这才能让大宋以更小的疆域,养活远超汉唐的人口。” “……” 蔡京成熟美艳的面庞上,泛起一抹复杂之色。 原本她一直对大宋繁荣沾沾自喜,觉得大宋经济繁荣,都是大宋君明臣贤,水平远超前朝的原因。 可经过潘公子这么一串联,她才苦涩的发现,这不过又是一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结果罢了。 她沉吟许久后道:“那依照公子之言,青铜器变成了铁器,让中原的人口翻了三倍,那铁器再进步,是不是又能让原本有限的耕地,再能养活三倍的人口?” 潘金莲摇了摇头:“很遗憾,农具的改良已经达到了瓶颈,很难再有更大的突破了。” “那…那该怎么办,莫非要再找一种如同占城稻的粮种吗,可…可这怎么可能找得到。” 蔡京脸上泛起一抹苦涩。 毕竟自从汉武帝占据岭南之地以来,都已经快一千年了,也就是在一百多年前,偶然有个商人意外发现了这种粮种,将其献给朝廷,这才慢慢在中原推广开来。 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去哪里找啊。 潘金莲看着面前满脸愁容的美少妇,忍不住嘀咕了一声:“那可未必,我就恰好知道一个地方,那里有三样粮种,个个都可以亩产千斤。” 蔡京成熟美艳的面庞顿时愣住了,她只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嗡了一下。 他…他刚刚说什么? 亩…亩产千斤!!! 退出转码阅读完整内容,或请下载更好的阅读体验!!!!诚招广告合作:telegram联系@luniuniu9527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