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公牛和乔丹成熟以来,第一次在系列赛0:2大比分落后,形势相当危急。 不过他们还是顺利度过这一危机,杀入总决赛,面对新科MVP巴克利和太阳。 双方实力实际上相当接近,巴克利的表现是当之无愧的MVP级别,奈何乔丹用个人总决赛场均41分的表现让巴克利的一切徒劳无功,顺利拿下三连冠,然后退役。 1994年和1995年,火箭和奥拉朱旺以一次抢七,一次第六名奇迹拿到两连冠,紧跟着在1996年冲击他们的三连冠。 如果冲击成功,那和乔丹同为1984黄金一代的奥拉朱旺也将创造属于自己的王朝。 但1996年,火箭队遭遇了三连冠道路上的第三个重大风险和挑战:球员的求胜之心消耗殆尽。 1995年火箭用“冠军的心”拿下最为传奇的逆袭冠军,德雷克斯勒奉献了他职业生涯表现最好,最拼命的一次季后赛。 那一年32岁的他在比赛中的快攻发动速度,比22岁时还要快,还要迅猛,为了总冠军他拼尽所有。 但到了1996年,他已力竭,再没有了争胜动力,回到老家休斯顿,拿到一个总冠军,他已经所求不多。 而奥拉朱旺也新迎娶了小娇妻,再没有了1993年夏天“我们从这里开始”的豪迈和坚定。 只要是人,总是会懈怠,就算你不懈怠,伱的队友,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能保证他们不想松一松? 能拿到一个、两个总冠军,已非常人,想要再进一步,真的需要非人的毅力和求胜心。 并且,就算1996年火箭打入总决赛,也不可能是72胜芝加哥公牛的对手。 复出的乔丹朝着自己第二个三连冠进发,时间一眨眼到了1998年,乔丹的最后一舞。 这一年,公牛和乔丹承受了前面全部三个风险,伤病、对手、求胜心衰退,外加第四个风险:衰老。 伤病,球队二号核心斯科特-皮蓬一整个赛季都被伤病所困扰,常规赛只出场44场,到了总决赛关键一战更是伤退。 对手,公牛在东部决赛遭遇了步行者最为严酷的阻击,并经历了最为惊险的抢七大战; 总决赛遇到了去年老对手,复仇心切,并且拥有主场优势的犹他爵士队。 要知道在此之前,自拉塞尔退役凯尔特人帝国终结后,所有连续两年总决赛相遇的球队,都是互有胜负,不存在哪个队连续战胜同一对手。 求胜心衰退,整个公牛队在赛季开始前就已经确定,这个赛季结束肯定会散伙。 队内人心浮动,危机四伏,教练、球员和管理层之间矛盾重重,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最后就是不可避免的衰老,那一年乔丹已经35岁,皮蓬33岁,罗德曼37岁,哈珀35岁,球队平均年龄33岁。 比所谓熬工龄的“犹他二老”,爵士全队还要老2岁,是全联盟最老的球队。 所谓拳怕少壮,30多岁放普通人属于正当壮年,对NBA球员来说就是晚年,老头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