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战略(求推荐票)-《秦末暴徒》


    第(2/3)页

    皇帝闻此大捷,加封王贲为关内侯,李由、胡召和苏角皆为将军,同时因为蒙恬将军在北戍边有攻,并阻止了武臣的西进,加封为毅侯,阮翁仲将军为彻侯,章邯也被封为将军,并命他统军追讨魏豹,监军公子高升任少上造。”

    赵军听后嘴角一撇,淡然道:“我这个大哥可真够大方的,三位封侯,五位将军,想必麾下士卒封赏也很丰厚吧,呵呵。”

    尉缭眉毛动了动,自然听了出来赵军口中的酸意,想想也是,对外人那么大方,对自己兄弟却极尽打压。

    尉缭笑道:“侯爷不必介怀,皇帝这是想收拢人心,拉拢嫡系,好保稳他的皇位。”

    “恩,本候知道。”

    赵军只是有一丝不舒服,并未放在心上,其实扶苏封赏的这些人,除了章邯,都是秦朝死忠,是无论如何不会背叛大秦的,只要扶苏没过失危及到社稷,他们也会坚定的站在扶苏一边。

    “对了,军师对我们下一步的打算有何看法?”赵军淡淡一笑,看向尉缭。

    尉缭似乎成竹在胸,站起身,慢慢走到书房侧面,悬挂的地图前,指着临淄东面的东胶郡,和南面对琅琊郡道:“先取此二郡?”

    “取东胶和琅琊?这两郡可是还在我朝手中,我不可能强攻吧。”赵军一愣。

    “当然不能强攻,只要智取即可,侯爷何不尝试着收服他们。”尉缭笑着摇摇头道:“这两郡因为临淄郡的原因,从起义到现在一直没受到攻击,治内民生还算良好,都是农耕大郡,其中东胶靠海地区渔业也很兴旺,取两郡可壮我军实力。

    这次咱们虽然接连取得胜利,但只依靠兵精将勇,伤亡却很大,极大暴露了我军兵力不足的缺点。取两郡一来可补充实力,二来万一临淄郡在遭遇危险,我们就有了战略迂回的空间,不至于有被端了根基的趋势。”

    赵军听后沉思着点点头,尉缭说的确实不错,这次韩广攻打临淄就是个例子,现在去除青壮伏兵。临淄现在所剩兵马总共不到两万五千人了,虽然都是经过连番血战考验,战力又有所提升的精兵,但兵力相对还是太少。

    而且,拿下两郡就意味着占领了齐地的绝大部分地盘,齐地的富庶和土地的丰腴是出了名的。对赵军的根基稳固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此时,赵军又开口道:“目前武臣从济北郡撤兵,我们该趁机先占领济北才是。”

    “非也。“尉缭又摇摇头,用手指着济北道:“济北郡先后被葛婴、韩广反复践踏,农田荒芜,民生凋零,百姓家破人亡沦为乞丐。官员更是逃之一空,可说是成了一片荒野之地,侯爷占之何用?”

    而且,济北郡在北,靠近矩鹿和邯郸,侯爷若贸然进军,怕会引起武臣防范,进而可能发生战争。接连大战后正是我军修养的时候,万不可在频发战争。”

    “军师说的是。”赵军点点头,又疑虑道:“只是这两郡目前都有不少的朝廷驻军,而且官员也都是老秦人,忠于朝廷,要收服他们恐怕很难。”

    “侯爷顾虑的不无道理,只是事在人为。没试过又怎么知道。”尉缭道:“可先以战祸频临,孤地难守之由,召两郡之主来临淄议事,若来自可文武相济。顺利说服二人,若不来侯爷可在想办法对付,琅琊郡这几年多受侯爷大恩,而且早有倾向侯爷之意,估计不会拒绝,琅琊郡就范,只剩东胶郡便好对付许多。”

    赵军眼睛一亮,笑道:“军师高计,明天我便让周昌去传令。”

    ----

    与尉缭商议完毕后,赵军有些疲惫,便回了后院休息。

    最后想了想,又派下人请来清夫人,叙说片刻,让她弹奏首曲子解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