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眼前的这个插屏比较接近正方形,长和宽差不多都是三十公分,通体碧玉,玉质也非常不错。 只看这个碧玉,就值个两三百万。 内容就更不用说了,都是王献之的墨宝。 一面是王献之的《中秋帖》,另一面就是《洛神赋十三行》。 还原得非常传神,经过上石、刊刻、捶拓、字内填金这些过程,居然没有走样,属实难得。 连原本书法上的印章也一并照搬刻琢,一看就是宫廷豢养的工匠所为。 让何仁不得不吐槽的就是乾隆又开始了,王献之的《中秋帖》只有三行二十二个字,但乾隆的题跋字就多了去了。 “大内藏大令墨迹,多属唐人钩填,惟是卷真迹,二十二字,神采如新,洵希世宝也。向贮御书房,今贮三希堂中。乾隆丙寅二月御识。” 只看题首这一排,就五十个字了…… 后面还有“神韵独超、天姿特秀。”的评价,真是让人受不了。 让何仁稍感安慰的是背面的《玉版十三行》就没有乱七八糟的题跋了,只有几枚收藏印,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主要是字数太多了,《洛神赋》全文984字,《玉版十三行》是残品,只有250字。 正是这250字,几乎把所有面积都占据了,乾隆想写也没地方写…… 何仁对这个插屏很感兴趣,虽然是刻本之后又转刻的,但也是难得一见的宝贝,值得收藏。 见何仁对这个插屏感兴趣,在一旁和徐青杰哭诉半天的李母走了过来,一边擦眼泪一边说道,“小伙子,如果你喜欢,我只要一个亿。” 何仁立刻把插屏放了回去,这是把他当冤大头了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