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沉默的说道:“但” 赵匡胤按了按自己的胸口说道:“朕害怕,害怕此事会被下一个皇帝阻止。” 他苦笑一声:“若此事不能够继续走下去,那么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那些所谓的有文化的读书人会形成一个个的门阀势力,就如同当年汉末时候的那些学阀一样,他们会把控住上升的渠道,会让大考变得不再公平。” “子什啊,你知道么?” “在大唐末年的时候,因为皇帝并没有限制的缘故,那些读书人甚至可以操控一部分的大学入学名额了,他们搞出来了一个什么所谓的“天赋特长入学”,可以让那些学阀的子弟以非常低的分数进入极其好的大学,与其他人毕业之后没有什么两样。” “我听闻,有一位学阀,平日里自诩正直,但还是为了他的女儿进入了湖州大学之中,那可是全大唐前三十的学校啊!” “他写的文章好,她女儿那写的是什么屎尿屁的东西?” “可他们就是能够这样堂而皇之的去做。” “因为上层的学阀太过于牢固,他们互相认识,甚至都同样是一片势力的。” “这件事情不可取。” “所以,大考必须停止,等到我所说的这三种学校的推广逐渐铺开,让黔首们都读上书之后,再放开大考。” 赵匡胤看着陈琛说道:“我宁愿大宋此时的发展暂时停滞几年,也不要让朕、让陈氏、让当年我赵氏先祖.当年的始皇帝看到,我们拼尽全力打下来的天下,成了那群蛀虫所瓜分的肉饼。” 陈琛听着赵匡胤的愿望,不由得有些许无奈,可最后他还是无法挣脱自己心中的“赞同”,于是只能说道:“陛下都这么说的,臣还能够说什么呢?” “只能够舍命陪陛下就是了。” 赵匡胤的脸上这才是松了口气,带着些许的笑容说道:“有陈氏的帮助,哪怕是朕.去了的那一日,也不必害怕这些大计被人篡改了。” 他缓缓的回到座位上,依靠在背后的椅子背部。 夜晚的风正在轻轻的吹拂着,吹过他的面颊。 开宝五年,皇帝诏令,停止大考。 举全国之力铺开“蒙学”“初学”“高学”三种学校,每个乡必须有五所蒙学、三所初学、两所高学,同时,下诏书令咸阳学宫近几年的学生前往地方,构建蒙学、初学、高学三种学校。 轰轰烈烈的“底层教育”计划开始了。 在后世,这一年被称之为“扫盲元年”。 也正是这一年,底层百姓们终于可以认字了,他们认字或许可能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但有不用,和想用却没有,这是两个概念。 开元六年,大考停止的第一年。 大宋境内许多的学阀、文阀世家都急了,他们突然之间发现这是一个专门针对他们的机会——哪怕他们再怎么厉害,再怎么能够瞒得过皇帝去操作,可考试都没了,他们还能操作什么? 这固然对大宋、对赵匡胤是一种伤害,可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才是更大的伤害啊! 晋王府 已经改名为赵炅的赵光义坐在府中,手中拿着一个水壶,正在为面前花园中的花朵浇水,他的面前站着一个面色同样平和的中年男人,正是“周心来”。 “心来,你说皇兄到底是怎么想的?” 赵炅的脸上带着些许的不解:“为何将大考停止,就为了铺设这所谓的学校?那些底层的百姓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处呢?” “最后不过都是推动时代发展的耗材罢了。” 他的声音冷酷,脸上却带着柔和的表情,他经常自称自己的父亲是最普通不过的人,自己也是寻常人,但他内心其实并不这么认为。 “晋王啊” “上一个晋王成了皇帝.” “心来,你说本王还有机会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