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看向董卓,董卓只是闭着眼睛。 李儒和贾诩是董卓麾下最顶尖的两位谋士,他们的态度就代表了董卓的态度。 一些人则是在心里面开始打鼓。 这些人是“探子”,或者说是一些“奸细”,他们不希望大虞这一场战争胜利,所以已经做好了挑拨三大将以及祖天师之间的关系了。 而如今董卓这么干脆利落的表态,让他们的打算有些落空。 他们正准备另谋路子的时候,另外的两人也表态了。 比如吕布。 他的话语十分恭敬,甚至其中还能够听出来些许“谦卑”,简直不像是天子加封的“八荒降世神魔掌雷无双上将军”。 “布乃无谋之辈,唯一武夫,麾下之调动,全赖丞相也。” 还未等众人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赵云的身上,赵云也同样开口:“云同样不懂这些谋略,只懂杀敌。” 三大将全都表明态度,而祖天师的态度更是明确。 “好。” 他不给其余人反驳的机会:“战争不是儿戏,今日大虞与曹刘之战至关重要,些许差池可能就会导致前功尽弃。” 祖天师嘴角带着些许笑容:“前来赤壁前,陛下曾给了我一份名单,这份名单乃是陛下亲随“道卒”调查出来的,此刻坐在军帐中的某些人已经与曹刘联军有所勾连。” 一些人神色大变。 不等他们辩解,祖天师便一个个的念诵起来了名字。 每念诵一个名字,大帐外便会出现“道卒”出现将其押住,一连念诵了十几个名字之后,祖天师才停下。 他站了起来了,走出了这大帐,站在那江边。 众人追随祖天师来到大帐之外遥望着赤壁之水,那江面之上浩浩汤汤,无数的船只上大虞的旗帜飘扬。 祖天师叹了口气后,淡淡的说道:“今日大军驻扎,需要以血祭旗。” “便以他们的鲜血祭告上苍吧。” 说完之后,身后的“道卒”手起刀落,简单干脆。 鲜血瞬间洒落在这江畔,些许鲜血渗透入这广阔的赤水之中,但赤水之清澈怎么是这些许鲜血就能染红的呢? 一时之间,大江中那赤水依旧清澈。 祖天师只是背着手:“万事俱备,如今只欠东风了。” 曹刘盟军中 有些时候人太多了也不是好事,毕竟大多数时候文人们还是相互轻视的,除非有一个强有力的人能够站出来,以自己的才智压倒所有人。 但很可惜的是,如今的曹刘盟军中并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 无论是诸葛亮、法正还是郭嘉、荀彧,都是顶尖谋士中的顶尖谋士,其中诸葛亮号“卧龙”有管乐之才,法正年少成名,能够压制他的更是少之又少,郭嘉则是有“鬼才”之称,而荀彧更是被世人称之为“王佐之才”。 这样子的顶尖人物对于战争的策略自然都有自己的想法。 这还仅仅是文臣。 武将就更不必说了。 单单只是曹刘盟军合拢的这半个多月时间,曹刘两个阵营的武将已经交手了无数次,今日你打败了我,明日我找我的兄弟来,他比我强;今日你复仇了赢了?那明日我就找我的兄弟来,他更加勇猛。 交手半天,更是谁都不服谁。 而他们的领袖“曹操”与“刘备”则更是无奈。 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两者的实力几乎是持平的,若是稍微有一个强大一些的也能够压服其他人了。 历史中的孙刘联盟为何能够成型? 其一是因为蜀汉只出了一个谋臣诸葛亮,一个武将赵云——赵云还是保护诸葛亮存在的。 而武将更是大多数都在打辅助。 毕竟那个时候的刘备实力的确不算很强。 其二是因为他们都在人家江东的地盘上,当然是以周瑜这个江东周氏的当代大才为首了。 如今的曹刘却没有这种情况,所以他们之间的合盟看似坚固,实则较为松散。 最后商议的结果是,双方的领头人——曹操、刘备继续在赤壁对阵,而各自的势力则是带着一部分士卒分别前往“嘉鱼”和“咸宁”,形成对赤壁这里“大虞军队”的合围。 文臣方面,诸葛亮和法正留在刘备身边,郭嘉和荀彧则是留在曹操身旁,其余人等随军而去,做一个军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