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必多说。” “树大根深之后就会开始腐朽,当年的邦周不也是这样?” “如今大汉已然传承了四百余年了,出现这样的情况也算是正常。” 他眯着眼睛:“楼儿,你了解太平道么?” 陈朱楼微微摇头。 陈成己沉默了一小会儿之后,终究是开口道:“那,你想要了解太平道么?” 他看着自己的儿子,轻声问道:“或许,太平道能够让你看清楚自己的内心。” 陈朱楼站在那里。 他与自己的父亲不同。 陈成己已然有了自己的观念,在当年被封为安国王后,他便在天下游历,曾经见过张角、也见过太平道的人。 张角曾经说自己得南华老仙传承的“太平要术”一书以治国安民这话,不算太假,但也算不得太真,毕竟这“太平要术”的确出自庄子,乃是当年庄子自己博览群书后写出的两卷书籍。 一卷乃是自己的思想集大成的产物,另外一卷则是他阅览拙身楼、咸阳学宫书籍后,又与当时的陈氏陈瞻多有沟通,记录下来的一卷兵书。 当年庄子逝世之后,这两卷书籍他并没有传授给自己的弟子,而是藏在了拙身楼当中。 那么,拙身楼中的书籍是如何传给张角的呢? 那要问一问当年外出游历的陈成己了。 陈成己的骨子里是站在黔首这一边的,因为他见过无数的苦难,并且真切的跟着张角走过些许天下。 而陈朱楼是不同的。 陈朱楼的骨子里并不是“陈氏子弟”,而是“世家子弟”。 这也是许多如今陈氏子弟的毛病,他们虽然依旧觉着百姓才是重要的事情,但他们会将另外一个东西放在百姓之上,那就是“家族”。 是的。 漫长的五百年过去了,陈氏站在天下第一世家的位置上太过于久远了。 陈氏的子弟们多少会产生一些细微的变化。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陈氏先祖修建官渡城的时候,一定要将官渡城再次扩大的原因,他们想让更多的百姓住进来,从而不断地影响陈氏的子弟,让陈氏子弟的心性不要发生太大的改变。 至少。 至少心里要有百姓。 陈成己当然知道陈朱楼的这个毛病。 近些时候的陈氏家主历来都是如此的,他不由得想起当年自己尚且年幼的时候,自己和朱楼也是一样。 那个时候的他是如何改变的呢? 因为他走了一趟天下。 想到这里,陈成己看向了陈朱楼:“一年后,你去找张角吧。” 张角? 陈朱楼挑眉:“父亲竟然与黄巾逆贼有关系?” 太平道虽然还未彻底揭竿而起,但太平道的事情世家们以及朝廷早就有了些许想法。 陈朱楼知道也不奇怪。 陈成己只是笑了笑:“当年我游历天下,见到了还是一个普通方士的张角,他那个时候便做一些救民的事情。” “方才董卓说的话里面,有一件事情说错了。” “张角的符水是有效果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碗热水。” 陈成己眨了眨眼:“他针对不同的病,会将不同的“符”化进去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那符是特制的,其中有数量并不算很多的“草药”。” “这才是那符水有用的真正原因。” 陈朱楼愣了一下,倒是没有很惊讶。 他反而举一反三的说道:“那么,难道传闻中的南华老仙便是父亲您?” “我记得拙身楼中,的确有两卷当年庄子留下来的书籍,好似一卷是兵书,另外一卷则是庄子的一些思想记录?” 陈成己并没有否认。 “不错。” 陈成己冷笑一声:“当年我游历天下,对大汉已经失望透顶,所以传授张角两卷书籍,想的是张角若能成事,便推翻了这大汉,然后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算了。” “毕竟那个时候当今天子已然即位,朝政腐朽不堪,外戚和几个阉人轮流干政,天子竟然还觉着落得一个轻松。” “这天下他刘氏既然不想要了,那便换一个掌权也就是了。” 陈朱楼站在陈成己的面前,他忽然觉着自己的父亲比自己还要激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