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个月后,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这样一个国家了。 西域再次变得安静了起来。 而其余诸国见到这样的场景,心中都是叹了口气,他们明白,这个国家不过是一只被杀了的鸡,目的便是给他们这些猴子看。 让他们这些猴子不要有别的想法。 于是,西域诸国们各自都有表达自己忠诚的办法。 产出汗血宝马、以及战马的国家加大了对汉朝产出马匹的数量,而其余的国家则是敬献矿产、敬献宝石,甚至有一个小国献上的是更加遥远的西方国度的堪舆图。 大汉天子对这副堪舆图十分喜欢,他将此图日日挂在未央宫中欣赏,而被他惦记着的西方国度在通过商人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大汉天子一个心动之下,派遣兵马西征 建武年间的天下安宁,而光武皇帝的各种政策也十分的伟大,这一点就不必再说。 在这个时期,虽然依旧是以农为本,但如同在秦初、汉初一样,光武帝大幅度的提高了匠人的地位,也正是因此,这个时期有许多“发明”出现。 当初陈氏所发明的“造纸术”则是再次被改良,所使用的材料更加低廉,造出来的纸张则是更加完美、好看,当然了,民间的大多数人依旧还是使用陈氏所造出来的纸张。 毕竟新的“造纸术”还没有广泛的流传。 等到建武十五年的时候,天下再次进入了长乐安定的盛世年代,人们纵情的欢快的享乐,感慨着身为大汉子民的快乐。 后世中曾经进行过一次讨论。 在一个迷茫的阶段,所有史学家也好,文学家也好,都在思考。 这个霸占了中原大地的民族到底应该叫做什么? 后来,那个时候的某位陈氏子弟将汉书中所记载的这些拿了出来,更是说明在遥远的西方国度,一直称呼他们为“汉”,在那个时候,民间也再度想起来了文景之治、永元盛世、光武盛世等等诸多盛世的生活。 于是这个古老的民族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称谓。 “汉”。 他们是汉人,他们是汉族。 他们以那个虽然已经覆灭了,但在他们的骨子里留下了许多记忆的国度为名。 后来,哪怕出现了一个同样强盛的国度,他们的习惯也早已经深入骨髓。 因为在那个勉强凝聚了星光的时期,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称谓。 未央宫中 刘秀看着面前的堪舆图,眼睛中带着些许感慨和遗憾:“只是可惜,朕不能够以令大军征伐西方了。” “那么一大片土地,怎么就能够给一群蛮夷之辈呢?” 陈冲站在一旁,无奈扶额:“陛下,如今大汉的土地已经够大了,再多的话也不方便治理。” “更何况,您不是已经接受了西方诸国的投诚,并且宣布赐予他们皇帝的封号了么?” 是的,建武二十三年的时候,西方诸国派遣使者前来与大汉商议,那个时候因为西方诸国使者的态度十分恭敬,所以大汉的天子也就被吹捧的飘飘然了。 于是赐予了西方两个国度“皇帝”的封号,允许他们在西方称帝。 而西方的皇帝们也十分上道,尊称大汉的天子为“天皇帝”,意思是这位皇帝凌驾于他们所有的皇帝之上。 原本的历史轨迹也就这么的被改变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西方的皇帝称号当然是自己打出来的。 “皇帝”这个称呼并不是谁想用就能够用的。 是要“继承”或者说自己“打”出来的,这证明着“祂”在一个足够强大的文化圈中是最强大的一个。 原本的历史中,真正的“最高君主称号”只有四个,第一中华帝国皇帝、第二罗马帝国皇帝、第三阿拉伯帝国哈利发、第四蒙古大汗、还有一个勉强算是的波斯万王之王。 而如今,罗马帝国皇帝、阿拉伯帝国哈利发、波斯万王之王的最高君主称号已经伴随着中华帝国皇帝“天皇帝”刘秀的册封而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历史的长河当中,只剩下了中华帝国皇帝、蒙古大汗两个最高的君主称号。 而蒙古大汗这个称号还未曾出现,以后大概率也无法出现了。 在后世的历史研究当中,西方的历史学家们曾经抓破了脑子想要从历史的缝隙中找到一些关于自己国家“最高君主称号”的来历象征。 但最终全都失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