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是问为何“楚王”这么清楚,那是因为子楚、子楚的“母亲”华阳夫人身边的“方士”,以及夏姬身边的方士,都是楚国出身,毕竟楚国自古以来便是这些“迷信”的根据地。 楚国境内的山野神灵,比中原大地的神灵要多得多。 至于那些“方士”手中的丹方,也是从楚王手中而来,或者说是从楚国王室手中而来的。 这才是“子楚”之死的真相。 当然,楚王并没有想要害死子楚,他只是想要让子楚能够更加亲近楚国。 这短暂的一年便在连绵不断的雨中过去了。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 而满天的大雨也引起了陈鲈、陈仲、甚至是远在官渡的陈肃的注意。 官渡 陈肃以及站在陈肃身边的陈学脸上带着些许凝重之色,他们抬起头,手中撑着伞:“若是这雨再这么下,只怕开年便是要有涝灾啊。” 陈学撑着伞的手微微的探出伞面,他轻声说道:“涝灾并不可怕,但秦国如今国内却并没有很好的重视水利之事,这才是最可怕的。” “若是雨继续下.” 陈学沉默着没有继续说话,他转过头,看着自己身边的陈肃道:“肃侄,我想去咸阳城,面见秦王。” 陈肃看着陈学,没有说什么,片刻后说道:“叔父想要为秦国建水渠工程?” 陈学微微点头:“当年我的父亲曾经在“农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世人都以为我会追随父亲的脚步,走上农家的道路,可却没有想到我会沉浸在这水利之事上。” 他的嘴角噙着一抹笑容:“我已然得了师兄的信,师兄见到此等大雨也是心中难安,所以想要和我一同入咸阳。” 陈学微微摇头:“如今韩覆灭,韩地早已经成了秦国的一部分,先王对韩地的处理十分妥当,于是师兄也不再怨恨秦国,愿意出仕了。” 陈肃微微一惊,他没有想到陈学的那位师兄竟然愿意入秦为官,这下子他就更没有理由阻止四叔去咸阳了。 于是沉吟片刻后说道:“也罢,四叔便去吧。” “只是切记,不要过多的沾染朝政之事。” 陈学点头,他知道自己的侄子为什么担心他,他虽然年岁和辈分比陈肃大了一些,但心性却没有这位身为家主的侄子那么“玲珑”。 “我会的。” 他撑着伞缓慢的看着远处雾蒙蒙的山河万里。 “我没有学到多少父亲的才学,却想要如同父亲一样,为这片万里山河的黔首多做一些什么。” 庄襄王四年在连绵不断的大雨中过去了,伴随着这一场大雨而来的是各地汇报的灾情。 秦王政元年,秦王嬴政登基。 登基之初,由于尚且没有加冠,所以依旧是由先王所任命的辅国大臣管理朝政。 他们分别是:安国君,右相“陈鲈”、武安君,太尉“陈赞”、文信候,左相“吕不韦”、上卿,大将军“蒙鹜”、“王翦”、“李牧”,以及负责国事的“十三卿”。 秦国再次进入到了“文”“武”的百官之首都是陈氏之人的时代。 与之前“安国君”陈野时期不同的是,秦王政时期没有一个“总领事务”的“陈野”了,陈鲈也只是与其他几位一样是普通的“辅国之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