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也正是这个时候,秦国左相荀况出面,写出了《天论》,开篇便是一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篇文章的出现也让那些肆意传播的流言暂时停歇。 秦王赢柱病重后,国内的事务却不能够没有人看顾。 于是,公子子楚以及另外公子傒便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斗,虽然子楚已经是太子了,但公子傒却并不死心。 若是能够在孝文王死之前让父亲改变主意呢? 历史上被废掉的太子还少么? 可无论公子傒如何的表现自己,孝文王都当做看不到一样。 孝文王五年夏,秦王令太子监国。 太子府内 陈仲盘腿坐在一个少年的面前,神色慎重而又严肃,他觉着自己还是小瞧自己的这个弟子了。 此子绝非是常人啊。 “政儿,你以为如今天下局势如何?” 嬴政端坐在那里,虽然尚且年幼,但已经是表现出来了身为“秦公子”的威严,他的声音沉稳,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幼童:“老师,秦虽然表面上暂停了对天下的征伐,但“攻心之战”却从未停止。” “无论是此次的“秦违天命说”,还是之前的“秦得天命说”,都只是上位者操控着的武器罢了。” “流言不可信。” 他看着陈仲,声音中带着崇敬:“反而是老师的先祖,安国公所说的道理最为实用,“知行合一”的道理若能领悟并且实行几分,也能成为天下贤才了。” 陈仲不可置否,他看着嬴政,直接了当的问道:“政儿今日如此乖觉,可是有什么事情要与老师说?” “直说便是。” 嬴政讪讪的笑了一声,他嘿嘿一笑,挠了挠自己的脑袋。 “是这样的老师,听闻陈氏的拙身楼中藏着天下百家的书籍,我想进陈氏的拙身楼一观。” 拙身楼? 陈仲有些迷茫的眨了眨眼:“拙身楼中的书籍,大多数都在宫中有一些备份,你想看书,去宫中藏书阁不就好了?” 嬴政搓了搓手说道:“其实我想去“官渡”的“拙身楼”中。” 官渡的拙身楼? 陈仲一下子就明白了嬴政的心思,冲着嬴政翻了个白眼:“你想出门“游历”直接与我说便是,难道我还会阻止你?” 嬴政讨好的挪到陈仲的身前:“老师倒是不阻挠我了,可是父亲和大父他们.” 他抬起头,一张脸上满满的都是讨好的笑容:“老师,您就与父亲和大父说说呗?” “安国公都说了,知行合一才能成为贤才,那我要是一直困居咸阳城,怎么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呢?未来怎么能成为优秀的君王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