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昭襄王四十九年。 魏国与秦赵之间的战争依旧在继续着,换了将领的魏国明显无法抵抗秦赵联军了。 但这并没有让魏王认错,反而让魏王更加惶恐了。 他害怕魏无忌已经害怕到了吃不下饭的地步。 昭襄王四十九年三月,秦王派遣使者前往魏国,说秦王仰慕魏无忌的才华,所以只要魏王愿意交出魏无忌,他们愿意即刻退兵。 使者在朝堂上说出这话的那一日,魏王心中的惶恐达到了最顶峰。 他在朝堂上斥责秦王使者,说魏无忌是自己的弟弟,无论如何他都不会用自己的弟弟换取利益的。 哪怕是兵临城下,他也会驾车御敌。 也正是这一个夜晚,信陵君魏无忌“自刎”在了自己的府中,临终前留下遗言,表示自己宁愿死也不愿意“从贼”,希望自己的兄长“魏王”能够原谅自己的自私。 而消息传出后,天下人惊骇。 不少人猜测信陵君魏无忌根本不是“自刎”的,而是被“自刎”的。 他们开始害怕,开始担忧,开始惊疑。 尤其是魏国国内。 魏王听闻这个消息后悲痛不已,大哭三日,几乎是不能够站起身子来了,他亲自为魏无忌扶棺,身上穿着素白的衣袍,像是亲自为魏无忌带孝一样。 他的哭泣是真的,眼泪也是真的。 但事情也的确是魏王做的,他也并不后悔。 在安葬了信陵君之后,魏王向秦王送去信件,派遣使者,请求秦国的原谅,言明愿意用“九鼎”之“梁州鼎”换取秦王的谅解。 秦王接受了魏王的提议,同年白起押送着盛满了粮食和魏国土地的“梁州鼎”回到了秦国。 而秦国撤退后,赵国也不得不撤退了,毕竟就算没了信陵君魏无忌,魏武卒的战斗力也在那放着呢。 同年,赵王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下令让李牧前往秦国。 昭襄王五十年,便这样痛快的来到了。 而这一年,秦国得到了九鼎中的六尊,剩余的三尊好似也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在大胜而归的欢庆宴会上,公子子楚言明,赵将李牧便是他给秦王的惊喜,李牧不愿意攻伐赵国,于是便继续前往边疆镇守,防备匈奴了。 同年,秋。 秦王嬴稷宣布了一件大事。 天下哗然。 嬴稷令白起、王翦、蒙鹜率兵,伐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