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自罪书!-《御史大官人》


    第(2/3)页

    庞奇随即拿起书信交给徐安,而后扭头去开启第二层羊皮。

    徐安接过,果断拆开了信封,唐慕清与李琪也凑了过来。

    只见信上写道:

    天景二十年初,吾与马冀等人受命于孙鹤,为使忠臣昭雪,暗查前陇西军主将李放通敌卖国案之真相。

    历经多年暗访明察,先后排除了右相吴应雄为除异己而构陷与骆家报复的可能性,案件陷入阻滞。

    直到孙鹤第二次陪同太子萧尔康出巡漠北之时,于羌州齐郡王府发现了重大线索,以至案件之侦破迅速推进。

    经查实,当年李将军战败,确因通敌者卖国而致使我军失利。

    然,通敌者并非李将军,而是前任镇西王,也是如今的齐郡王萧无晟所为。

    西境之地,本乃亲王封地,与漠北燕云九州一样,皆由藩王镇守。

    太祖有言,天子镇社稷,皇子守国门。

    先帝在位时,先后向陇西、漠北派出两位皇子镇守。

    而萧无晟便是当年的镇西王。

    萧无晟履职之初,还算尽忠职守。

    但随着先帝驾崩,新帝登基,萧无晟的态度逐渐产生变化,竟私下与大景国丞相私相授受,行走私货物、倒卖军械之勾当,已然涉嫌通敌,致使西境战事不休。

    萧无晟虽行事隐秘,但仍是被时任陇西监军的李放获悉。

    李将军一门忠烈,为国为民,得知萧无晟有此行径,自然不愿视而不见。

    于是,数度给天子传去密信,揭露镇西王之罪行。

    奈何,李将军之弹劾,当时并无实证支持。

    且加上萧无晟乃陛下第十弟,二人关系甚佳,陛下虽有震怒,但无实证之下,却也不忍将萧无晟即刻处死。

    权衡之下,陛下以镇守不力之名,革去萧无晟亲王的头衔,降至郡王爵,遣送到羌州。

    陇西诸镇,则废除藩地,收归朝廷直隶,李将军始任陇西军主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