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杨宣稍稍欣喜,嘴上却是谦虚道:“不敢。若案破...那也是徐大人居功至高,末将岂敢觊觎?但,承蒙徐大人抬爱,末将自会竭力相助!” 徐安满意一笑,点了点头。 而后,扭头看向一侧的庞奇,又道:“老庞,你入大理寺多久了?” 庞奇回道:“年末,便有八载了。” “八年时间...你算是老资历,该升官了。此番唐慕清升任御史中丞,大理寺正的位置空出来,本官有意推荐你上位。京察在即,此案过后,我和唐慕清为你写一封举荐信,保你坐上寺正之位。如何?” “这...真的吗?” 庞奇一脸惊愕,极难想到徐安正事未说,却先给了他一个“大饼”,属实是意料之外。 令庞寺丞始料未及,稍稍呆滞。 但呆滞之后,便是惊喜:“大人此言当真?庞奇何德何能,竟得大人如此抬爱...若庞奇当真能顶替唐中丞空出的位置,日后你们两位便是庞某的恩人!若有差遣,庞某定当万死不辞!” 徐安摆了摆手,佯装淡然道:“哎,别这么见外,我与你此前虽并无交情,但正所谓交浅言深,相见恨晚。这几日来,本官已将你视如兄弟,你不必言谢!之前你已小有功绩,吴应雄此案落幕后,你要是能再建功劳,寺正之位...非你莫属!” 所谓京察,也就是古时候的官员考核,一年一度。 考核通过的官员可以继续留任,或者晋升,考核失败的...那就只能贬官、罢黜。 而御史台监察百官,素来都是由台府主导京察,内阁六部辅之。 现如今,严格来说,新台府只有徐安和唐慕清两个正式官员在任,骆英、骆姿两兄妹只是暂代。 换言之,京察一旦开始,在新御史大夫没有到任之前,岂非是他们说了算? 有徐安和唐慕清的举荐,庞奇只要通过京察考核,升任寺正...也就是八九不离十之事。 庞奇也算是为官多年,岂会不知其中隐晦? 当即满脸惊喜,道:“谢大人栽培,庞某定以大人马首是瞻!大人说吧,你想让我和杨校尉做什么?” 庞、杨二人若非愚笨,当也知道徐安不会无缘无故向他们示好。 当一个人毫无预兆地向你示好时,九成九便是对你有所求! 二人深刻明白这点。 徐安也正是如此,他以官位晋升拉拢,便是有心将二人培养成自己的心腹。 那既是自己人,又怎能不推一把? 眼下,他并未掩饰自己的意图,直言道:“好!我有一个行动,需要你们鼎力配合!尔等务必以雷霆之势,替我完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