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晚上这顿称得上很丰盛。 任女士是粤东人,吃的白切鸡,所以许临也喜欢吃。 而老爹的口味比较怪,要爆炒鸡肉,还得加辣椒,类似辣子鸡。 所以今晚的鸡肉,一半白切鸡,一半辣椒爆炒鸡肉。 另外,像鸡翅、鸡脚这些,用来煲汤了。 再加上青菜。 就是三菜一汤了。 晚上八点多。 众人吃饱喝足。 许承刷了牙,来到了院子外面抽烟。 除夕夜之前,村里的人挺齐的,每家每户都开着灯火,一年也就这个时候热闹,尤其附近还有很多小孩玩耍的声音。 许承若有所感,“我们家还是人太少了,不够热闹。” “什么人太少了?” 许临刚出来,嘴角还叼着一根牙签。 “我们家以前三个人,现在四个人,但我感觉还是人太少了,挺冷清的,以后等你结婚了,多生几个,让家里热闹点。”说着说着,许承就笑了起来。 “以后再说,我估计老头子你是老来寂寞了。” “是啊,爸爸有点寂寞了。” 许临和许承讨论的寂寞,也不是没人陪那种寂寞,而是许承觉得,他爸妈已经不在身边,像他年轻的时候,因为他在三兄弟当中年纪最小,所以爸妈还是跟着他生活的,但后面两老一个接着一个离去,许承时不时都会怀念爸妈还在世的时候。 人到中年,难免有时候想起这些东西。 父母在的时候,大多数人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二十岁被父母打,你可能生气,但如果六十岁你被父母打,你可能还会笑呵呵地享受让他们打。 人都是这样的。 许临看出了这点,决定陪陪自家老头子,说起来,他们一年到头都不见几次面。 父子俩在这里聊了一会,后面许承要出门,说是要去村里的小卖部,许临也跟着去走走。 许临他这个村子都装了路灯,晚上出来走夜路也不影响。 “阿承,儿子这么高大帅气了啊?” 正巧有个中年男人出来,看到了许承。 “是啊,他快十九岁了。” 许承问道:“吃晚饭了吗?” “哈哈,都吃饱了!” “听说准备当爷爷了?” “是啊,准备当爷爷了!阿承你儿子找对象了没?” “他也有对象了。” 两人聊了一会,后面一路走去小卖部,许临他们又碰到了不少人,都跟许承打招呼。 在村里,许承是混的最好的,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也是目前村里乃至附近十里八乡最富有的人。 而且许承在村里没少花钱,平时涉及村里出钱的地方,许承出的最多。 倒不是许承喜欢当冤大头,而是他觉得花不了几个钱,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另外就是村里要是有老人去世,许承基本上都会回来帮忙。 这就是村里的人情世故,红事白事,大家互相帮忙,到时候你家有需要,村里大伙们哪怕你不说,人家都会主动上门帮一手。 所以,许承在村里很有人缘,别人看到他都会主动打招呼。 “每个人都聊几句,这走走停停的,也太忙了吧。” 许临在他身后说道。 “你不在农村长大,没法理解。” 许承说:“刚才跟我打招呼的那些人,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叔叔们,以前我们都是一起长大的,也就是所谓的小伙伴,你看你,朋友都没几个。” “有吧,只是没你那么多而已,但我感觉你这样,认识这么多人,也太累了。” 许临摇了摇头。 许承也不摆出一副说教的样子,只是说:“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很多事情都要你自己的人生去体悟,爸爸说的你不一定现在就能理解,当然爸爸的人生理念也不一定适合你。” “嗯嗯。” 许临点了点头。 很快两人就到了村里的小卖部这里。 晚上这个时候,大家都吃饱了,一百多人汇聚在这里,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在小卖部里面,是一部分在小卖部,大部分在外面,有烤火的,有打牌的,店里还有打麻将的。 许承带着许临到处认认人,和村里的人说这是他儿子。 许临不在村里长大,一年也就过年和清明回来,真就没几个人认识他这号人物。 “阿承你儿子这么大了啊!” “越来越刚阿承年轻时候了。” “我觉像阿承老婆多一点,尤其那双眼睛。” “真帅啊,有女朋友没?” 众人乐呵呵的,打量着许临这个俊俏后生。 村里的小美女看到许临都难免顾盼神飞。 不过许临说自己有女朋友了,一时间又不知道几个女生心碎了。 尤其许临还得跟一群妇女胡扯。 后面到了九点钟,许临总算跑回来了。 这时任女士和容汐颜正在院子里面嗑瓜子。 “回来了?” 任女士提起装了瓜子的袋子,“嗑瓜子吗?” “我来一点。” 许临找了张小凳子过来坐下,和母女俩一同嗑瓜子。 “在村里感觉无聊吗?” 任女士怕许临不习惯。 “我觉得还好。” “那就行。” 任女士说道:“其实我刚嫁过来的时候也不习惯,刚开始那年我怀着你,你爸还不在家,去越南挣钱,当时我们家在村里还是住泥砖瓦房呢,挺难受的,当时夏天有次下大暴雨,房子还塌了一边,我第一次住那么破的房子。” “牛的,泥砖瓦房你怎么忍得了的?” “年轻的时候没想那么多,觉得你爸很厉害,一门心思认定他。” “现在呢?” “现在他也厉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