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师长,政委,总部转国民政府国防部急电!” 王林接过电文,目光快速扫过,眉头微微蹙起,随即又将电文递给了王光道和钟光邦。 电文内容简洁而强硬:着令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暂编第139师,即刻起暂隶第五战区,限期开赴长江北岸霍山一带布防,归入江北兵团战斗序列,负责迟滞可能由合肥六安方向西进之敌,巩固北岸防线,确保武汉侧翼安全。末尾更是强调“军情紧急,违令者,军法从事!” 王光道看完,与钟光邦对视一眼,沉吟道:“国防部的命令……看来武汉北面压力巨大,李长官(李宗仁)那边确实缺兵少将,需要我们这把尖刀顶上去。” 钟光邦推了推眼镜,看着地图上霍山的位置:“霍山地处大别山东北麓,是日军从合肥方向西进,迂回攻击武汉的必经之路之一。地势虽算不得一夫当关,但丘陵起伏,水网交织,利于我军发挥机动防御和游击特长。只是……我们这刚经营起来的四县根据地……” 王林手指敲了敲桌面,目光沉静:“武汉安危关系全局,这个命令,必须执行。根据地是我们的根,但不能为了守根,就不顾整个大树会不会被砍倒。去了北岸,同样是打鬼子,同样是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决断:“去,是肯定要去。但怎么去,要好好筹划。通知各旅旅长、各支队长,团级以上干部,火速来师部开会!” “是!” 几个小时后,师部岩洞内将星云集。陈阿海、孔杰、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等主要将领悉数到场,加上各主力团团长、直属部队主官,济济一堂。众人刚从各自防区赶来,身上还带着战场硝烟和奔波的风尘,但眼神锐利,精神饱满。 王林没有废话,直接将国防部的命令和师部的决定告知众人。 话音刚落,李云龙第一个嚷嚷起来:“好啊!总算有硬仗打了!天天摸鱼抓虾(指小规模游击袭扰),老子的大刀都快生锈了!小鬼子想从北边摸武汉的屁股?问过咱139师没有!”他摩拳擦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丁伟比较沉稳,分析道:“六安、霍山一线,地形比我们这边更复杂,山地丘陵更多,适合我们发挥。但日军此次必然是重兵压境,准备充分,正面的压力不会小。” 陈阿海作为主力旅旅长,考虑的是整体:“师长,我们去是没问题。但根据地怎么办?好不容易打开局面,群众刚发动起来,物资也囤积了不少,总不能拱手还给鬼子汉奸吧?” “这正是接下来要部署的重点。”王林赞许地点点头,走到大地图前,“经过近四个月的敌后发展,我师兵力已达满编状态。除师直属队外,原有四个战略支队基础上,我决定进行整编:” “一、盱眙支队长黄木生!” “到!”黄木生应声起立。 “你部最擅长敌后游击、袭扰战,任命你为139师江北游击支队支队长!由你率领原盱眙支队为基干,并入部分后勤、政工人员,再补充适量新兵,总兵力保持五千人左右。你的任务是:留守江北四县根据地,以盱眙、来安、天长、高邮交界山区和水网区域为活动中心,继续坚持和发展游击战争!肃清残敌,镇压汉奸,保护群众,巩固政权!要把这里变成扎在日军后方的一颗永不生锈的钉子!有没有信心?” 黄木生眼中闪过激动和坚定的光芒,大声回答:“请师长、政委放心!黄木生和江北支队全体指战员,誓死保卫根据地!绝不辜负首长信任!” “好!”王林示意他坐下,目光扫向其他几位跃跃欲试的将领。 “二、其余各部,即日起进行整编: 以李云龙来安支队骨干为基础,编组139师新编第一旅,下辖第1、第2团,旅属后勤保障团,李云龙任旅长! 以丁伟天长支队骨干为基础,编组139师新编第二旅,下辖第3、第4团,旅属后勤保障团,丁伟任旅长! 以周志明高邮支队骨干为基础,编组139师新编第三旅,下辖第5、第6团,旅属后勤保障团,周志明任旅长! 原417旅、418旅番号及编制不变,陈阿海、孔杰仍分任旅长。” “师部直属炮兵团、骑兵团、特战大队、后勤保障部等同步加强。” 王林宣布完编制,洞内众将无不精神一振。经过四个多月的迅猛发展,大力扩红,并消化了大量经过诉苦教育的解放战士,139师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不算黄木生的江北支队,全师也已拥有五个满编旅(每旅下辖两个2700人的主力团和一个1000人的后勤保障团,旅直部队约数百人),总兵力高达三万二千余人! 虽然其中约有三分之二是新近入伍的战士,但他们大多是本地的贫苦青年和经过教育的俘虏兵,在根据地的反“扫荡”、破袭战、锄奸斗争中见过血,受过实战锻炼。更重要的是,在王林那神秘系统无声无息的“三倍成长增益”加持下,这些新兵无论是军事技能、战术意识还是战斗意志,其成长速度都远超常人,短短数月已接近普通部队训练一年的水平,战力完全可用。所欠缺的,主要是大规模正规兵团作战的协同经验。但好在各旅、团、营、连的骨干,都是经历过湘江、长征、河西、淞沪、南京一系列血火考验的老红军、老骨干,有他们传帮带,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根本保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