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礼部也送来了文书,说今岁秋要加一场恩科……这恩科取中的学子怎样也要放到一县历练一些日子。” 他又拱了拱手:“东家,左右二相的人肯定会被连根拔出,朝廷必然缺人,东家在甘源县呆了十二年了!” “这甘源县在东家的治理下也很是不错,依属下看来,东家离再上一步已经不远了!” 杜怀生哈哈大笑: “你这老家伙也来打趣本官。” “想什么呢?这官场上的事复杂着呢!” 杜怀生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忧伤。 他一声叹息,又道: “这当官啊,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凭本事,凭的是上面有没有人提携!” “如本官这样没有背景的人……一县县令就已经到头了。” “至于知府……” 他摆了摆手:“我给你讲呀,这至少需要在吏部有关系才行!” “所以当官这个活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吧,它也复杂。” “如果就是简简单单的当个县令,我只需要将本县治理好,让本县的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让本县的商人们能够放心经商,让本县的学子们能安心于学业即可。” “得一县百姓之爱戴,不被他们背后指着我的脊背骂娘,这便算是当了个好官了。” 说着这话,他自嘲一笑: “可百姓心里的好官却并不一定就是上官心里的好官啊!” “你知道上官需要的好官是怎样的么?” “是按时奉上两敬,还不能少。” “是所治之地无大事,不能给上官添麻烦。” “是随时要去上官的府上卖卖笑,讨一个脸熟,混成上官的心腹……按照上官的意图去做许多违心的事。” “这便是所谓的讨官要官。” 杜怀生端起茶来呷了一口,很是感慨的又道: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若是将有限的精力用在了讨好上官揣摩上官之上,哪里还有精力去体察民情为民解忧?” “所以,要当官,要向一步一步往上爬当更大的官,它是极为复杂的!” “这个时候所看的就不是能力了!” “是家世、是背景、是财力、是……阿谀奉承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本事。” “你知道这些东西我一无所有。” “甚至因为河南道灾民之事将田知府都给得罪的死死的。” “哎……我能够在这县令的位置上混到告老就很不错了,指不定哪一天被上面弄个帽子盖下来打入大狱,到时候你可多长个心眼跑路,莫要受了我的牵连才好!” 杜怀生的这席话很是消极,但苗师爷却知道这就是事实。 他沉吟片刻,说道:“东家,若陈爵爷真执掌朝廷,恐怕会不一样。” 杜怀生微微一笑,他没有去与苗师爷辩驳,放下茶盏,他望向了夜空,淡淡的说了两句: “或许吧!” “毕竟年少,难免气傲。” “年少则刚愎自用,气傲则独断专行……你我看看就好。” 【三千字大章,今天就一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