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德帅的探报-《穿越大清当神探》


    第(2/3)页

    “当然是秦岭山了。”毕力克图忽地一惊:“哦,我明白了——将军,你的意思是,这溪水的源头,极有可能也是那滋润青海草原的水土源头?”

    陈天翔笑了笑,轻轻将手深入溪水,清凉中带着冰冷的感觉直入心头。他自泥土中挖出一块小小的鹅卵石,注视良久,悠悠道:“你们看这溪水,能在如此茂密的森林中,冲出一道沟渠,力量何其之大。再看这鹅卵石,绝非人工放置,分布散列,乃是天然形成的,千百年的流水冲积自然形成。这说明了什么?”

    比周二人不解的互相望了眼,不待他们回答,陈天翔有力挥挥手:“——说明了这水流的源头,活性好、冲击力强,极有可能就是青海草原的水土源头。”

    陈天翔观察细微,分析的极有逻辑,周帅听得直点头,毕力克图兴奋道:“将军,你是说,我们沿着这溪流而上追溯源头,就可以到达青海?”

    这话太武断了些,陈天翔摇头道:“即便到不了青海,只怕也是相距不远了。周大哥,传我命令,全军改变路线,人马都不停歇,沿这小溪逆流而上,并派出探子先行探查其源泉。再派一小路探子去谈是否有新疆人的军队!然后迅速来报!”

    既是确定了路线,这淙淙流过溪水就是最好的向寻,八千余将士调过马头,循溪流而上。一路上杂草丛生、淤泥堆积,都是从没有人走过的道路,其坎坷艰辛可想而知。不时有人马陷进淤泥,众将士齐心施救,惊呼声此起彼伏,响彻秦岭山广袤的原始森林。

    为了防止方向偏离,周帅手执罗盘不断的定位,那溪水竟然真如陈天翔所预料的一路直向西北,叫所有人都信心大增。前路虽仍是艰险重重,大家也不惧怕了。

    原始森林里雾气重,又是沿着溪水前进,深一脚浅一脚的淤泥,每个人都是浑身湿漉漉的,难受之极。头一天下来,战马因陷进淤泥损失了二十匹,被蛇虫鼠蚁咬伤的战士更是多达百人。第二日更甚,足有二百人挂彩。

    蜀道难!在这无边无际的秦岭山里行路就更难了!陈天翔深深的感慨。

    如此前进了两天,那小溪却像是没有尽头似的,看不到边际。每日除了睡觉的时间,其他时候全部在赶路,陈天翔初略的计算了下,这两天足足行了三百里不止,脚上起了大大的水泡。却依然看不到溪水的源头。若不是罗盘显示方向无误,他定然怀疑自己走错了路。

    “毕大哥,前方探子有无消息返回?”陈天翔舔舔干裂地嘴唇,将手中拄着的树枝往清水里一戳。急喘着问道。为了节省体力,这几天所有战士都是拄着树枝前行。现在已经是第三日的午时了,那前路却还一点动静没有,想想刘玉儿约定的十日之限,陈天翔心里急地就像火烧似的。更为难受的是,秦岭山那边现在怎么样了、大清是不是已经与新疆人展开了大战,他都一无所知。与世隔绝的感觉,让人心焦却又无奈。

    毕力克图抹了脸上的汗珠,点点头:“一大早就把张德帅那小子放了出去,他带着一队二十人的探子前去探路。也不知怎么搞的,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张德帅?”陈天翔大吃了一惊:“小张子?毕大哥,你这可是滥用童军啊!”

    挑选将士的事情都是毕力克图去操办的。陈天翔根本就没去过问。这两天一直忙着探路赶路,竟不知道张德帅竟然毛遂自荐,前去给大军探路,这小子,确实不错。

    毕力克图苦笑道:“将军,这小子地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黄河口大战的时候。他跟在我身后冲锋,一枪挑下了两个新疆人,用弓弩射杀了十余人,却觉不过瘾。还一个劲的埋怨你没让他进黄河口城。这小子年纪虽小,机灵却是有余,也不是贪生拍死之辈!领两队探子去探探路。也正合他的性子。”

    这小张子还真是没看错他。陈天翔依旧想起上次出征前问张德帅:“你拍死么?”“一切为了大清朝!”不由得有点小感动了,陈天翔摇头微笑,想着图海说的话,张德帅日后必定是以待人才,是一个弓弩天才,据说他还发明了一些简单轻巧,而且实用的弓弩。没想到这小子倒挺有觉悟,自己就开练了。只是的现在却不知道张德帅的行踪,倒是有点担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