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兄弟相见,格外亲切。 两人先是互相打量对方,然后嘘寒问暖。 朱慈炤见朱慈炯有些不悦,询问道:“打了胜仗高兴才对,三哥为何不高兴?” 朱慈炯叹息一声:“哎,虽然打了胜仗,可大哥不知所踪,没什么好高兴的。” 朱慈炤压低声音:“我听商队的人说大哥乘船入海去南洋了。” 朱慈炯猛地一激灵,同样压低声音问:“你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从南边的来的商队都这么说。” 朱慈炯想了想,拍着朱慈炤的肩膀保证道:“放心吧,我一定会找到大哥的。” 朱慈炤使劲点头:“行,我等你的好消息。” 朱慈炯指着他身后的人:“这些人...” 朱慈炯挥手命令道:“都过来见过我三哥。” 一众蒙古小弟纷纷上前施礼,并自报家门。 朱慈炯并未轻视他们,而是一一打招呼。 等和最后一个蒙古人打完招呼,朱慈炯关心的问:“诸位在京师住的还习惯吗?” 一人回答:“挺好的。” 另一人回答:“太习惯了,京师要什么有什么,比荒芜的草原强多了。” 朱慈炯又问:“诸位家里都还好吧?” “好。” “还行。” “不怎么样。” “哦?”朱慈炯看向那个说不怎么样的蒙古人人:“你是哪个部落的?家里遇到了什么事?” 蒙古人回答:“回殿下的话,我是鄂尔多斯部的。我们部落与和硕特部接壤,最近和硕特部的人总是侵占我们的牧场,和我们抢夺水源。” 朱慈炯皱着眉问:“据我所知和硕特部是卫拉特部的一个分支部落,他们一直在西面放牧,怎么突然与你们争夺牧场了?难道那边遭遇了天灾?” “不是天灾,是人祸!我们部落与和硕特部打了一架,互有伤亡。据俘虏说,他们想动迁徙是因为遭到了同属于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部的攻击。” 旁边的李定国来了兴趣,他问:“准噶尔部的首领是谁?” “老首领叫和多和沁,两年前病亡。他有十一个儿子,在临死前把首领的位子传给了第五子僧格。可是他的长子和次子不服,联合其他人向僧格发起了挑战。” “现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与他们接壤的和硕特部也遭了殃,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向东迁徙。” (和硕特部有三个分支,一部分在青海,一部分在西藏,还有一部分跟着土尔扈特部去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这里的和硕特部指的是青海分部。) 李定国恍然大悟:“这个准噶尔部还挺难对付的吧?否则和硕特部也不会轻易迁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