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秦大规模动员大军,无法瞒过六国眼线。 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皆质问嬴政,想干什么? 七国争霸不断,但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嬴政笑而不语。 张仪等连横家分别到达六国,言明:“大秦并无起战的意思,只是军事演习,不必紧张。” 时代洪流发展至战国,尤其兵家孙武出世,系统的指着了兵者诡道也。 六国君主自然不信张仪等所言。 韩王疆土虽小,但也有破釜沉舟一战的勇气,国内六十万大军全部集结至秦韩边境,并放言,“必覆灭一切来犯之敌!” 其余五国君王,也打起了算盘。 赵国与秦国关系最为紧张。 赵王令老将廉颇领兵大军百万,陈兵赵秦、赵韩边境。 赵王身着华服,面色平淡,分析道:“韩国虽小,但若全力动员,依旧能动员出至少百万大军。” “魏国吴起与秦一战,灭秦五十万士卒,秦国元气并未恢复!” “若秦国与韩爆发大规模战争,必定要分兵防御赵秦、楚秦、魏秦边境。” “故而,孤王推算,秦与韩爆发战争前线士卒最多五十万!” “五十万士卒,想要短时间内吞并到韩国,不可能!” 楚国。 楚王做出了同样的判断,“秦韩之间必定陷入持久战!” “楚国大军动员,待秦韩陷入持久战,元气被耗干时,伺机吞韩及秦国大部分国土!” 燕国、齐国与秦不接壤,但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七国争乱不断,但却没有一国敢押上国运开战! 无他! 一旦本国元气大伤,周围六国必像闻到血腥味鲨鱼一般,不顾一切的冲上来,疯狂蚕食吞并! 魏国王都。 魏王也是如此判断。 “秦短时间内不可能吞并掉韩。” “待秦与韩爆发全面战争后,魏国当伺机而动,冲破魏秦边境,直插咸阳,若能吞并秦,吾魏国实力将会增长十倍!” 韩赵魏三家分晋,其中赵国疆土最为广袤,占据了北神州,部分东神州、部分西神州。 魏国其次,疆土不足一州之地。 韩国最小。 魏王制定了吞韩,并秦的国策。 朝堂之上,庞涓等一众武将表示赞同意见。 唯有吴起陷入了沉思。 吴起深思许久,缓声道:“大王!” “咱们不应该坐看秦吞韩!” “应当在秦与韩爆发战争时,便联合韩讨伐秦!” 魏王对吴起还是比较尊重的。 吴起一人,领六万魏武卒差点灭了秦国。 但魏王的态度未变,“孤王并未说坐看秦吞韩。” “而是秦韩互相攻伐,元气大伤时,对秦、韩发动灭国一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