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 太湖匪事-《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这个消息来源非常模糊,无法查证。
    但却成了李郁的一块心病,不除不快。
    雷老大的死,青木堂的突袭之狠辣,双方积怨之深,让他心中不安。
    血海深仇,还是要尽量斩草除根。
    否则,一旦自己落魄了,或者对方攀上了高枝,一定会再次找上自己。
    以德报怨,这种令人费解的说辞。
    是表面慷慨,内心怯懦之人才会挂在嘴边的。
    自从穿清以来,李郁就笃信,对待敌人,当以武德说服为主,物理清除为辅。
    所以,这一趟掺和剿匪,是一箭四雕。
    “今亮”这个绰号,不能名震天下。
    实在是一种遗憾。
    李郁算无遗策,林淮生则是坚决执行。
    经过长期的观察,李郁发现这家伙和其他人有个不同,行事没有束缚。
    凡是自己的要求,他都会立即执行。
    哪怕是当街让他砍死官差,他也会立刻照办。
    后果,从不在他的考虑范畴。
    怜悯、同情更是不存在,也许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吧。
    李郁甚至觉得,他从不把别人当做同类。
    幸好,他是自己的人。
    ……
    一条蜈蚣快船驶了过来。
    远远的就开始挥舞号旗,黄四立刻让人打旗语回应。
    不一会,信使登船。
    对黄四传达了马忠义的口头命令。
    全歼水猴子后,就地展开审讯。
    之后将口供送到他手里,不得延误。
    黄四虽然有些费解,可是心里隐隐猜到知府大人想知道些什么。
    他晃了晃头,决定不再思考。
    只要认准李大官人这条路子,尽力去做就好了。
    心思太杂的人,往往没有好结果。
    胡把总在整条船最冷静的人,他站在高处,不时举着千里镜瞭望。
    临行前,李郁再三叮嘱。
    打谁,林淮生说了算。
    怎么打,胡把总说了算。
    打起来了,整条船上,胡把总说了算。
    打完了,林淮生说了算。
    指挥权清晰很重要,否则会坏事。
    胡把总再怎么文盲,他也是这条船上最有打仗经验的人。
    专业的事,还是要相信专业的人。
    眼看着主力船队看不见了,信使快船也看不见了。
    老胡嘿嘿一笑:
    “把火器全部搬出来,不要藏着掖着了。”
    ……
    足足60支火绳枪,都是崭新的。
    人手一支,还有多余的。
    胡把总布置了一下。除去舵手,控帆手,瞭望哨之外,其余人全部在两舷坐着待命。
    火枪全部装填好,放在手边。
    多余的火枪,全部配给他手下的弟兄,轮换着打。
    甲板前后,各放置两个火盆,把火点燃。
    一旦遇敌,才能最快的引燃火绳。
    他这些经验,是在金川前线学的。
    那些蛮兵在碉楼中,就是这样做的。
    一想到那些可怕的日子,他就浑身不自在。
    那才叫战争,不论你站在什么位置,穿什么盔甲,武勇高低,区别都不大。
    炮子,枪子,下一秒打中谁都有可能。
    能活下来的,都是命硬的。
    眼前这种破打仗,简直不值一提,只当是信步游庭了。
    一声呐喊打破了他的思绪。
    “把总,前面就是贡山岛。”
    “有船,有人在活动。”
    老胡扔掉靴子,爬上桅杆中段。
    一手揽住缆绳,一手从腰间拔出千里镜,拉开观察。
    3里外,贡山岛清晰可见。
    岛边的木码头边,两艘船停着。
    十几个人,扛着箱子来回的奔跑在船和陆地之间。
    不知是忙着运货,还是卸货。
    船的桅杆上,风帆是降下的。
    “从现在开始,所有人听我号令。”
    “快速,靠上去。火枪手点燃火绳,准备接战。”
    ……
    几乎是在同时,贡山岛上的人也发现了有船。
    一人拼命的敲锣示警。
    林淮生借过千里镜,看的真真的。
    嘴角露出了一丝兴奋的微笑。
    这种日子,久违了。
    他的手边,是李氏一型步兵火绳枪。
    腰侧挂着佩刀,腰带还插着小斧头,还有一柄燧发手铳。
    上衣和靴子都没穿,显得很是匪气。
    这种帮派气味浓厚的打扮,胡把总有些看不上。
    他摇摇头,把官帽带好,靴子穿好。
    又拿草绳,在靴底缠绕了几圈,系紧。
    检查了一下火绳,腰间火药牛角。
    又把护盾放在船舷边,这才安心了。
    他的手下,大多和他一样。
    所谓平日言传,战时身教,大概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优秀的基层武官,是一支军队的骨架。
    没有骨架,兵勇数量再多也是虚肉。
    ……
    水猴子,在听到官兵来的时候。
    恨不得给昨天的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其实昨天,就可以溜之大吉了。
    但是他又舍不得岛上的家当,破家值万贯呀。
    于是,又抱着侥幸心理,让手下人把一些黄花梨木家具抬走。
    这一折腾,就拖到了今天。
    舍命不舍财,骨子里还是个穷人。
    跑到滩涂上一看,就一艘官船,心里又安定了许多。
    他来了主意:
    “派个人去谈判,买路。”
    “谁去?赏银10两。”
    “老大,我去吧。”一个魁梧的汉子,站起身。
    他赤着膊,刀疤从肩膀延伸到腰间,触目惊心。
    他就是青木堂脱逃的大哥。
    带着仅存的两个手下加入了水猴子,得到了欢迎。
    因为水猴子这一帮人,武力值偏弱,没几个硬点子。
    有了这三人的加入,做中间人的时候就硬气多了。
    被人黑吃黑的概率大大降低。
    谈判的时候,这几人就赤膊往那一站,手按佩刀。
    不需要放狠话,不需要瞪眼睛吹胡子。
    一股悍匪气质,从内向外散发出来。
    积年老匪都说,这几位一看就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手上功夫硬的很。
    ……
    “兄弟,遇上事还得是你。让官兵开个价,咱们不还价,买条活路。”
    水猴子拍拍他肩膀,把他送上了一条小舢板。
    水猴子的手下都松了一口气。
    很明显,他们不善于厮杀!
    【两章合并一章,为了拉高均订,均订高了,才能上推荐。感谢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