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大嫂懂的太多了-《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李郁费了一些时间才找到了杜仁,杜大讼师。
    他正在抚玉楼喝花酒,还好神志清醒。
    这位杜讼师,是苏州城诉讼行业的大拿,口舌犀利,思维敏锐。
    和官府,各路帮会关系匪浅。甚至和太湖的水匪都有些不清不楚的联系。
    李郁腹诽,不管哪个时代,大律师都是不黑不白的玩意。
    治感冒,打官司,白加黑。
    ……
    “存菊堂的事,我听说了。”
    “杜先生可有解救的办法?”
    “雷老大此事纯属运气不好,谁能想到那苦主家族竟然出了京官呢。品级不算高,从五品而已,可位置要害,他这个员外郎恰恰是在户部江南清吏司!”
    江南清吏司的职责,其中一项就是审核江苏,安徽两省的钱粮赋税,。
    李郁的这具身体主人只是个穷书生,除了一脑子四书五经,其他一窍不通。
    他只能耐心请教,请杜讼师指点。
    “其实这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关键就看……”
    杜仁神秘的一搓手指,李郁秒懂。
    钱,能通神!
    当晚,苏州府的刑名胡师爷就来了。
    三楼靠窗雅间,抚玉楼最高档的包房。
    一晚上50两银子的花销,还不包括那几个水葱似的姐儿。
    胡师爷年过四旬,人非常傲气。
    举手投足间,比一般的朝廷命官还有派。
    据说他少年时期有神童美誉,10岁中廪生,后来乡试屡考不中。
    遂绝了科举的想法,一心做起了幕僚师爷。
    凭着家族祖传的刑名经验,还有为人谨慎,很快在江浙一带名声鹊起。
    一年2000两起步的幕资,令人咋舌。
    理论上,一个知府不贪不黑,一年的合法收入也就是3000两上下。
    酒过三巡,节目过半。
    胡师爷才慢条斯理的引出了正题:
    “听说你是为雷老虎一案而来?”
    “此案其实并非府尊的授意,而是通判黄大人一手所为。”
    “黄大人想拍董家的马屁,府尊也不好拦着不是。”
    “不过嘛……”
    李郁明白,戏肉来了。
    赶紧接上:“还请前辈指教,存菊堂绝不会亏待恩人。”
    ……
    胡师爷很满意,一半是因为李郁的态度端正。
    一半是因为看他顺眼,同是科举失意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