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的确是。”夏尔点了点头。 这就是被动防御的缺陷。 对于摆在那的工事,只要敌人情报工作够细致愿意花更多时间做准备,就一定能找出防御的弱点,因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但如果是机动防御,敌人看不到且灵活多变,就无从预测也无法准备。 (上图为一战后至二战期间比利时打造的防御体系,找不到中文版本,抱歉。它大体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份,东是列日要塞,西是根特,南是纳木尔要塞,北是安特卫普,中是鲁汶。) 阿尔贝特一世听着夏尔的分析,眼睛盯着地图,心下又惊又喜。 不愧是有“法兰西玛尔斯”之称的夏尔,随随便便就给出了一个如此精彩、如此成熟的方案。 它巧妙的把比利时原有的堡垒要塞利用起来,既节省了经费又结合现代化装备和现代作战思维,使其攻守兼备灵活多变…… 我果然没看错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他的利益与比利时捆绑在一起。 阿尔贝特一世不知道的是,夏尔这个方案可不是“随随便便”给出的。 这大体是比利时将来数十年打造的防御体系,区别是比利时用战壕、机枪、碉堡、反坦克堡垒等工事将这些支撑点连接起来。 比利时甚至还改造了一条人工运河当作反坦克壕。 (上图为比利时改造的阿尔伯特运河,从安特卫普直至汇入默兹河,长160公里。它平均宽60米,深5米,东岸平均高度65米。) 但很可惜它们并没有发挥作用。 比利时与法兰西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的防御太被动且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些工事上从而忽略了军队的建设。 结果是,德国人将空降兵往防线后一丢,两面夹击就轻轻松松的突破了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 第(2/3)页